“云數據時代”儀器行業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大數據”、“云服務”時代,儀器行業的發展將發生重大的改變。近日,溫嶺會議針對大數據時代的科學儀器進行深入探討。未來,云數據時代儀器行業將有以下幾個趨勢:
1、儀器軟件化、程序化。
軟件取代硬件已經不是新鮮事,例如:很多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已經沒有了眼睛直接觀察的目鏡,取而代之的是直接在電腦顯示設備上觀察,WIFI、 3G等信號傳輸方式取代傳統的有線傳輸方式,數字影像取代膠片,電子檔案、電子簽名代替紙質文檔等;類似的例子很多,今后也會越來越多的硬件設備被軟件所取代。
被稱為“工業4.0”的未來項目,就是要通過深度應用ICT(信息通信技術),總體掌控從消費需求到生產制造的所有過程,實現高效生產管理。
2、智能制造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
關于信息溝通渠道不暢的問題,由于互聯網技術的高度發展,正在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改善;ヂ摼W技術可以讓用戶省去大量的中間環節,將反饋信息直達儀器研發人員。
在近期召開的浙江溫嶺會議上,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秘書長朱險峰專門提到的智能制造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這給大家一種啟示,一定有一種辦法,讓儀器從一開機運行就像網友登錄互聯網一樣可被紀錄,使儀器廠家售出的儀器運行狀況一直處于掌控之中,加快產品升級換代的速度。
3、智能化的解決用戶應用的問題
在儀器應用方面,很多用戶首先提出的需求是“我要解決某某問題?幫助我解決該問題的辦法是否可靠”,而不是“我要測什么指標,使用什么標準,使用什么 儀器等專業的問題”。尤其是生產線檢測儀器、進出口產品等,要求給出的檢測結果往往“是”或“否”,或者是“合格”,“不合格”,這就需要將前端用戶的需 求“翻譯”成檢測領域能夠對接的解決方案。在給出這個結果的背后有大量的資源需要整合,例如將海量標準、檢測方法、檢測機構資質等信息標準化解讀之后嵌入到軟件中,對測試結果給出智能判斷。
總之,在云計算和互聯網技術為背景下,行業內原本很難收集和使用的數據開始變得很容易獲得,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之后,對這些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和“加工”,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未來,與人類健康、環境安全、智能制造等密切相關的大數據技術越來越獲得重視。
更多行業新聞資訊:http://www.emilyhermans.com/newslist/list-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