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紡織企業加快向“互聯網+”轉型拓展市場
標準集團(香港)有限公司行業資訊:我國紡織企業加快向“互聯網+”轉型拓展市場;ヂ摼W的應用要促進制造企業從提供產品制造向提供產品和服務轉變,制造業正在與互聯網進行有機結合,形成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的電商模式,形成新的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及經濟增長點。
當前,紡織服裝行業有很多“短、平、快”的項目,而“快速、少量、多款”的“互聯網+”理念的經營模式,利用互聯網搜集大數據和互聯網營銷的有機結合,讓這些“時效性”極強的項目更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穩腳跟。紡織服裝業應當根據互聯網的個性、大數據和云計算的集成與分析、電子商務的便捷制定變革藍圖,實現網絡精準營銷和在線服務,有效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市場需求,這是紡織行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的重要途徑。
運用“物聯網、新材料”縱深、橫向地拓展紡織服裝產業市場,實現綠色制造!吨袊圃2025》提出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穿戴設備的發展,打造新的市場藍圖。服裝與人身體接觸密切程度最高,覆蓋身體的范圍最廣,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紡織服裝智能穿戴設備”,通過智能服裝廣泛的接觸點,從而采集測量更加廣泛的體征數據,通過智能設備、數據云與醫療等其他行業相連,從而縱深地拓展紡織服裝業的市場;納米高新技術材料在紡織業中有著充分的運用,這類新材料被充分運用到醫療、防護、運動、裝飾、建筑等領域,從而橫向地擴大紡織服裝業的市場。
通過生態材料的運用解決紡織業原材料的困境也與《中國制造2025》高度一致。當前,國內棉花產地正在縮減,用棉形勢依舊復雜,這對于紡織企業而言有著巨大的經營風險。新型紡織纖維利用農、牧、林業自然資源,通過化學和物理等方式改變其分子結構使它們成為能紡絲的高性能的分子化合物,改變了傳統用料的模式,保障了企業生產,同時使生產過程更清潔、環保無污染,這也與《中國制造2025》倡導的“瞄準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重點,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完全吻合。
智能制造實現質的飛躍
中國制造業在過去依靠人口紅利優勢實現了快速發展,但到今天為止,相對于一些東南亞的國家,過去的優勢如今成為了我們的劣勢!吨袊圃2025》提出要發展高端制造業,實現智能化生產,充分利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勞動力生產。
因此,在這次智能化高端設備的浪潮中,紡織企業應當重視和加大智能化設備的投入,找到一個更加快捷高效的智能生產方式,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做好鋪墊。上下游企業應相互合作利用智能設備生產,實現數據共享,加強與高端軟件、硬件制造業企業合作,設計研發出適合企業自身的高效智能化設備。隨著制造業的發展,未來的紡織車間將會成為無人操作車間,車間里只有機器人和智能化設備進行生產,企業在生產之前調整好程序就可以實現,并且通過這些智能設備與智能網絡的拓展降低企業的單位產品成本,建立生產、管理、銷售、財務一體化的高效運轉系統,將智能化生產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環節,實現質的飛躍。
《中國制造2025》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快紡織、食品、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準制造、敏捷制造能力。連續化、自動化裝備、生產過程在線監測的應用表明紡織行業在智能化提升方面已取得了實質進展,但要實現紡織業全流程數字化控制、自適應控制、完成人工替代,仍需大力加強基礎裝備,實施強基工程。
強化“四基”,即基礎零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和產業技術基礎,強化協同產業鏈上下游資源的應用創新,強化創新平臺的基礎支撐,不斷提升紡織產業綜合競爭實力,這是紡織行業由大到強轉型的必然選擇和路徑。
高效復合型人才更加緊缺
全面推行和建立紡織行業綠色制造體系,即推行生態設計、建設綠色工廠、實施綠色制造、加大循環利用、倡導綠色消費。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要建立規范的標準,把政府推行的標準示范和市場第三方中介機構相結合,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按照綠色的標準體系去進行評價。這樣既增加了紡織企業的內在動力,也能增強紡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樹立紡織企業品牌,是倡導紡織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種有效方式。
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加快紡織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推行低碳化、循環化和集約化,提高紡織制造業資源利用效率;強化紡織業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努力構建紡織業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一是要實施紡織業節能減排和綠色改造工程,包括節能的改造、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以及水污染防治。二是要在紡織行業推行清潔生產,通過應用清潔生產技術和工藝,從源頭上解決污染排放問題。
中國未來紡織制造業發展的靈魂是人才,基礎則是多層次人才培養。在《中國制造2025》中已經明確地提出加強制造業人才發展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組織實施制造業人才培養計劃,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政府的人才培養計劃不僅需要高校、研究機構來擔當重任,同時也需要企業注重對人才的培養,企業應當展開與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在人才的培養上達成戰略合作關系。通過高校與研究機構理論知識的培養、企業實踐鍛煉的方式,培養一批具有較強的理論知識體系與較強實際能力的人才。
《中國制造2025》將推動中國制造業的高速發展,成為中國經濟增長強有力的助推器,更將紡織行業推向了轉型升級的風口。只要我們能夠在創新驅動和思維模式上進行變革,在生產上更加智能化和綠色化,在市場模式上更加科學化,在人才培養上更加時代化,中國紡織行業在變革中發展將會成為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