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春ICE期棉破位上漲
標準集團(香港)有限公司紡織資訊:2015年初春ICE期棉破位上漲。春節期間(2月17-24日)ICE盤面各合約破位上漲,5月合約上破64美分強壓力位并創下近五個月來新高(65.75美分),多空雙方僵持、膠著狀態依舊,多頭謹慎拉高上攻,一方面由于ICE期棉注冊庫存持續處于低位水平,截至2月24日庫存僅為7694包,同時美棉本年度庫存依然處于低位水平使ICE期棉在春節長假期間持續上漲,近月合約被逼倉的擔憂有所上升;另一方面USDA預測,2015/16年度美棉種植面積預期為970萬英畝,同比減少12%,產量預計下滑13%,預計棉農平均售棉價格60.00美分/磅;再加上2014/15年度美棉出口數據良好支撐,ICE延續振蕩上行行情,關注ICE主力合約能否站穩64美分關口。
由于印度CCI拋儲競賣持續,少量成交僅限于品級為BB 30mm和BB 31mm,而現貨供應充足、國內需求相對疲軟以及中國棉花消費下滑幅度難以確定,全球期末庫存、庫存消費比仍有上調的可能,因此ICE反彈可謂“步步驚心”.一些外商和機構認為,一旦5月合約無法站穩64美分強支撐位,近月合約將回試62美分乃至60美分;一旦主力站穩64美分,將有機會向67、68美分關口逼近,若美國、中國2015年棉花種植面積大幅減少配合呼應;中國3、4月份棉花補庫工作發力配合,5月合約高點或測試70美分/磅,但目前棉商、投機商和資金的信心不足,等待中國配額增發、進口需求以及印度收儲、拋儲政策調整消息的進一步確認。
據了解,春節期間印度棉國內S-6、J34、MCU5等出廠價格穩定,并未跟隨ICE、美棉CIF價格的大幅調整而波動,印度S-6價格持穩,在31000盧比/坎地,折63.50美分/磅;日印度棉花公司競賣拋出皮棉3萬包,實際成交4000包,品級為BB 30mm和BB 31mm。截至2月17日,印度棉花公司賣出皮棉2.89萬噸,表明印度用棉企業和出口商已逐漸接受CCI拋儲的高價,對印度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的穩定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美國農業部報告顯示,2月6-12日,2014/15年度美國陸地棉凈簽約量為-1.58萬噸,創本年度最低記錄,其中土耳其、中國(0.45萬噸)和墨西哥取消了部分合同,而且這種毀約勢頭因ICE期貨持續上漲(ON-CALL點價合同執行難度較大)、保稅棉美元報價上行而呈不斷增長趨勢。
春節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山東濱州2015年第一批棉花進口配額,魏橋紡織、亞光毛巾等27家企業共獲得配額8.35萬噸,全省占比49%。隨著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的下發,預計3月上中旬港口外棉看貨、成交將逐漸升溫,國產棉受到的沖擊短暫加大。此外,美國西海岸碼頭工人和他們的雇主達成了為期五年的合同協議,結束了這場持續了九個多月的談判,美國西海岸棉花等裝運將進入正常軌道,美棉合同取消的比例將明顯減少。